“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反超中国,今年已经是铁定的事实。”不久前,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此话一出,便引起行业高度重视,关于中外新能源汽车工业的高下之争,就此拉开帷幕。
进入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工业都进入了新的转折点。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生长妄想》已经体例完成,新能源汽车工业外商投资周全铺开,动力电池“白名单”周全作废;欧洲、北美等全球主流汽车市场纷纷加码新能源汽车工业……在各国高度重视、市场竞争周全开放、手艺立异层出不穷的新阶段,中外新能源及动力电池工业间必有一战吗?
欧洲新能源汽车逾越中国已成事实?
“今年中国电动车销量将被欧洲凌驾,我们很是痛苦。”曾毓群曾果真体现,今年上半年来,中欧新能源汽车产销“一进一退”。外媒也报道,今年前6个月,欧洲市场共计销售电动汽车41.4万辆,同比增添57%,5年来首次凌驾中国市场销量。
阻止9月份,欧洲新能源车销量还在一连增添。最新数据显示,欧洲主要8个国家的新能源汽车销量13.8万辆,创下历史纪录。有业内剖析,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有望增两倍,销量或许会凌驾100万辆。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标准化事情组研究部主任周波剖析,受疫情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1-5月同比都在下滑,6月份最先逐步苏醒,7、8月份恢复到以往的增速。不过,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全球份额则下滑,“2017-2019年中国市场销量在全球占比基本上凌驾50%,今年1-8月份,这个数字只有37%。”
周波以为,除了碳排放等政策起到主要推行动用之外,欧洲消耗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在一连上升。另外,欧洲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津贴力度也很是大。“欧洲一辆车津贴7000欧元,而中国现在新能源汽车只有1万多元的津贴,两者的差别照旧较量大。”周波说。
欧盟还提出7500亿欧元的欧洲再起妄想,重点培育低碳经济,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购置津贴。曾毓群展望,2020年欧洲电动汽车的销售量将凌驾中国,中国天下第一的电动车市场今年会被欧洲抢走。他呼吁,“我们万万不可起那么大早,赶个晚集。”
中国动力电池工业集中度再提高
反观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面临内部竞争加剧、外部势力渗透加深的态势。这样的市场状态在动力电池领域体现得尤为显着。
“受疫情影响,今年1-9月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为34.2GWh,同比下滑18.9%。”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先容,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企业中,有32家企业各自的总装机量均缺乏10MWh。
“2019年1-9月,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上有装机量的电池企业有67家,而到了今年,已有11家企业没有装机。”刘彦龙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2020年1-9月,中国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总装机量整体份额已占到91.71%,而去年同期只有88.01%,中国动力电池工业的市场集中度在进一步提升。
去年6月,我国动力电池“白名单”破除,中国动力电池市场正式向外资开放。海内以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具有代表性的电池企业,正式直面外资电池企业入华挑战。2019年底,工信部宣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9年第11批)》,搭载外资电池的新能源汽车首次在中国获得津贴。
刘彦龙指出,外资电池生产企业已经逐步加入到了中国市场的竞争,“去年1-9月,LG化学、松下电池等外资企业在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的份额仅为0.35%,现在年1-9月,LG化学、松下电池等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经高达15%,市场竞争越发强烈。”
动力电池企业走出去尚有时机
既要面临内部强烈的竞争情形,又要直面外资企业的“入侵”,我国动力电池企业还能有时机吗?专家们一致体现,“走出去”是化解�;⒂眯律闹饕肪�。
各大企业也已经看到了辽阔的时机,选择自动出击,起劲加入全球市场的竞争:特斯拉与宁德时代签署合作协议、亿纬锂能获宝马定点、公共入股国轩高科、戴姆勒入股孚能科技、万向一二三拿下公共百亿订单……近几年中国本土电池生产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加入度和影响力一连增强。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走出去”的动力源于可观的市场空间。周波对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举行预估,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凌驾1500万辆,到2030年可能抵达3000万辆。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车用电池抵达975GWh,2030年可抵达2100GWh的需求。
商务部外贸生长事务局吴政平手长体现,动力电池工业链企业应提升“走出去”的竞争力,我国动力电池工业已提升至天下第一梯队,部分企业在电池手艺和市场占有率上处于全球领先职位,这为我国电动汽车工业在全球市场开拓新名堂涤讪了坚实的基础。
欧盟驻华代表团公使衔参赞马君泽透露,在动力电池领域,中国的比亚迪公司已经进入欧洲市场。“我很是兴奋,欧洲公民也能够买到中国公司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了。”马君泽说。
吴政平以为,虽然近几年我国有一些工业链企业最先起劲结构外洋,但与我国重大的工业链总量相比,“走出去”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敷。尤其是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外洋装机量在总的出货量中的占比还很低。
当下,多个国家正在加速电动汽车工业结构,这也对中国企业提出更高要求,各大企业必需具备更为突出的工业、手艺、产品等优势,在市场、手艺、资源、品牌等领域周全加入全球化运作,服务国际主流车企和市场。
总结:
欧洲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凌驾中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说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先发优势正逐步缩小,这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提了个醒,我们还需越提议劲,强化自身优势。我们也不必太过忧心,第三季度最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显着回暖。别的,国务院常务聚会审议通过《新能源汽车工业生长妄想(2021-2035)》,进一步明确了工业生长目的和包管步伐,这是未来15年引领工业生长的主要纲要。
反过来思索,欧洲新能源汽车工业生长势头迅猛,也是中国企业的时机。欧洲动力电池工业基础相对薄弱,需要更多中国优异的动力电池工业链企业加入其中。不久前,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企业获得欧洲国际企业的采购定点,就证实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机。